在 07-15-2008 04:30 AM
在 07-17-2008 09:50 PM
hi OITCK,
我會建議您使用 Particle Analysis 來取得每個區塊的資訊。
若是在 Vision Assistant 內,在二值化後,您可以選擇 Binary >> Particle Analysis;
若是用 LabVIEW Vision 的VI,您可以使用 IMAQ Particle Analysis。
透過這個方法,就可以取得每個區塊的資訊,比方說質心、大小等。
有了這些資訊後,就可以再把這些資訊提供給 Overlay,
就能顯示在相對的位置上了。
在 07-20-2008 01:19 AM
hi OITCK,
您的問題的確有點複雜。
在二值化後,我們只能以particle來判斷;假設今天您的case是會存在三個particle(頭、左手、右手),雖然一開始我們能夠分辨這三者,但由於他們會移動,造成本身size改變、位置改變、彼此的相對位置也不定。
要由移動前與移動後的binary圖來分辨三者為何,除非能找到移動後仍能分辨彼此的particle feature,不然幾乎是不可能。三個particle若所有的feature都有可能改變,那應該是沒辦法從圖上看出誰是誰的。
要解決這個辨識的問題,可能會比較需要您的domain knowledge。
以我粗淺的看法,提供兩個意見:
1. 想辦法找出怎麼移動都可以分辨的特性,如個別形狀的比例、彼此間的大小關係,或在手或頭上加記號(手錶、戒指)等類似的做法。
2. 拍攝連續的動作圖,由移動的方向、距離或時間等來判斷particle合理的改變位置。
以上資訊提供您參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