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產品與技術 討論區

取消
顯示結果 
搜尋替代 
您的意思是: 

擷取系統出錯

已解決!
前往解決方案

各位先進好,非常抱歉對於我的程式我解釋的夠清楚。

 

是這樣的我設計的程式主要是應用在做跨孔式非破壞檢測上,檢測的原理是有3個垂直地表面的孔,在第一個孔放置我的敲擊震源(也就是Trigger),其餘兩孔各

別架設一個接收器,來接收震波訊號。

 

程式部份:

程式部份,我所謂兩個擷取系統在Case中他們的建立及設定都是一樣的。

我的邏輯是這樣的,當初我用單一個擷取系統(也就是程式中只有一個Case),來檢測,在震波訊號的擷取紀錄是可行的,但只有一筆訊號(如表1);而後續的研究我想要讓Waveform Graph 可以顯示出兩筆訊號,所以我想說既然單一個擷取系統可以用,那我再程式中再放入一個相同的擷取系統,變成程式中包含了Case0Case1,只要讓兩個擷取系統在運用上有個順序性,也就是第一次的敲擊(觸發)訊號由Case0接收、第二次的敲擊(觸發)訊號由Case1接收,將兩筆接收的訊號顯示在Waveform Graph(效果如表2),依此類推。我的設計原理是這樣的。

0 積分
1 條訊息(共 25 條)
8,345 檢視

在通道的方面我建立了3個各別Dev1/ai0Dev1/ai1Dev1/ai2,關係如下:

Dev1/ai0主要連接敲擊(觸發)震源,顯示在Waveform Graph0

Dev1/ai1連接第一個接收器,將接收器所接收的波形訊號顯示在Waveform Graph1

Dev1/ai2連接第二個接收器,將接收器所接收的波形訊號顯示在Waveform Graph2

我每一次的檢測都有2次的敲擊(觸發)源,所以在Waveform Graph1Waveform Graph2都要有兩筆的訊號,一次的檢測要有一次的存檔功能。

還有兩個擷取系統的觸發震源都是由Dev1/ai0控製。

以上大概就是我的設計原理。
0 積分
2 條訊息(共 25 條)
8,344 檢視

目前的疑惑是,我改了很多次但都跑不出我想要的結果,是不是我的理念錯誤,還是程式運用錯誤,還請各位工程師先進們多多指教一下,因為真的很急了。

目前我的程式會一值跑出這樣的錯誤訊息:
Error -200284 occurred at DAQmx Read (Analog 1D Wfm NChan NSamp).vi
Possible reason(s):
Some or all of the samples requested have not yet been acquired.
To wait for the samples to become available use a longer read timeout or
read later in your program. To make the samples available sooner, increase
the sample rate. If your task uses a start trigger,  make sure that your
start trigger is configured correctly. It is also possible that you configured
the task for external timing, and no clock was supplied. If this is the case, supply
an external clock.
Property: RelativeTo
Corresponding Value: First Sample
Property: Offset
Corresponding Value:

Task Name: _unnamedTask<0>
0 積分
3 條訊息(共 25 條)
8,343 檢視

以下是我目前的程式及附表,如對我的狀況還不了解,還請提出。

懇請先進們多指導。

下載全部
0 積分
4 條訊息(共 25 條)
8,342 檢視
kuso win,您好:
 
 
根據您的應用應該是這個意思:
Hole 1(ai0) => 震波(源)接收器 (敲擊產生的Trigger)
Hole 2(ai1) => 震波接收器1
Hole 3(ai2) => 震波接收器2
目的是希望可以將兩個接收器收到的震波畫在同一張圖上做比較
 
如果我沒有誤解的話
您的重點是將兩個孔的訊號畫在一起(依據您的表二)
而不是要按順序輪流擷取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我建議您同時擷取將會較理想
一來做圖上會更加方便
二來同一個敲擊(trigger)所收到的兩個孔之震波應該筆兩次敲擊所收到的資料更具意義
三則為輪流擷取對於切換系統時間的掌控較為不易(除非兩系統依序輪流為您應用中所必要)
 
另外我想請問 trigger訊號也要同時擷取進來嗎?
若是 可否三個訊號同時擷取並繪出?
兩個孔的擷取 輪流是否為必要?
三個訊號個別畫在不同的Graph或同一個Graph較理想?
(因為您的描述與所附的表二似乎不太一樣)
 
關於程式的部分
您的做法是不斷地輪流擷取(兩個系統雖然是一直做切換,但都是同時擷取三個訊號,取樣的設定接相同)
而且只對最後一次的擷取做存檔的動作(因為寫在迴圈外面)
似乎與您描述的不太一樣
另外請問,Reference Trigger在此處有其必要性嗎? 有什麼設定原則嗎?
因為從您提供的錯誤訊息看來
是因為該trigger(訊號擷取的觸發,而非您的震源)所導致timeout
Jimmy Ko
0 積分
5 條訊息(共 25 條)
8,320 檢視

Jimmyko您好:

接收器擷取震波方面您可能有些誤解,是這樣的因為我的敲擊源是採用一正向敲擊(0)與一反向敲擊(180),所以我希望當我正向敲擊完時由Case0來接收訊號,反向敲擊完時由Case1接收,這樣一正一反的兩筆訊號再由兩個接收器接收,也就是我正向敲擊完後兩個接收器就會各接收一筆正向敲擊的訊號,我再反向敲擊完後兩個接收器就又會各接收一筆反向敲擊的訊號進來,所以兩個接收器所對應的Graph(Graph1Graph2)所顯示的的圖就會如同表2一樣,表2的圖形是一正向一反向訊號疊在一起的結果,而我目的也就是要這樣的結果顯示。

至於Trigger的訊號會隨我敲擊完後對應於Graph0顯示出來。

統整來講,我程式中的3Graph(Graph0Graph1Graph2)都會再我每一次的敲擊源敲擊完後顯示出訊號,而Graph1Graph2如上述方法顯示出訊號來。

0 積分
6 條訊息(共 25 條)
8,305 檢視

kuso win, 您好:

今天跟您討論後

若您有成功的結果或後續問題

也麻煩您讓我知道

謝謝

Jimmy Ko
0 積分
7 條訊息(共 25 條)
8,273 檢視
Jimmy工程師您好,感謝您今天的指教,後續的結果等我測試完後再跟您回應,往後還有不懂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0 積分
8 條訊息(共 25 條)
8,270 檢視

Jimmyko工程師您好:

在程式的執行過程中還是一樣會跳出這樣的錯誤訊息:

Possible reason(s):

Some or all of the samples requested have not yet been acquired.

To wait for the samples to become available use a longer read
timeout or read later in your program. To make the samples available
sooner, increase the sample rate. If your task uses a start trigger,
make sure that your start trigger is configured correctly.
It is also possible that you configured the task for external timing,
and no clock was supplied. If this is the case, supply an external clock.

Property: RelativeTo
Corresponding Value: First Sample

Property: Offset
Corresponding Value:


Task Name: _unnamedTask<2>

是因為取樣頻率有錯?

還是Trigger設定有錯?

0 積分
9 條訊息(共 25 條)
8,191 檢視
kuso win,您好:
 
 
關於這個錯誤訊息
它的意思是說 您的擷取系統並沒有收到訊號
 
在 Read VI 中可以設定 timout (預設是10秒)
若在 timeout 時間內都沒有收到訊號 就會產生 error
您的情形應該是因為設定了 Trigger
但是並沒有達到您 Analog Trigger 的level
所以系統並沒有開始擷取訊號 直到timeout時間到 便產生了這個error
 
建議您可以檢查 trigger 的設定
確定您提供 trigger 的 source 是否真的設定正確
也請檢查您設定的 trigger 條件是否真的會到達
因為這樣看起來 是您 trigger 在10秒內都沒有啟動 才造成這個錯誤訊息
 
請您再嘗試看看囉~
 
若有任何問題 歡迎再提出討論
謝謝
Jimmy Ko
0 積分
10 條訊息(共 25 條)
8,173 檢視